IFE要闻


    IFE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IFE要闻 > 正文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营造多元文化交流氛围,促进研究院国际化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柔性电子研究院邀请香港浸会大学朱福荣教授,于2025年6月23日-7月10日讲授了《有机电子学》暑期国际学堂课程,我校13个学院数十名本科生选修,课程在线上进行。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朱福荣教授围绕“有机电子学”这一多学科交叉领域,系统性地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讲授。课程伊始,朱老师以宏观视角概述了有机电子学的发展背景及其在新一代信息与能源技术中的关键地位,重点解析了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独特物理化学特性,包括其π共轭结构所带来的柔性、可加工性与可调控的电学性能,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材料在器件集成中的优势。

    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课程围绕有机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展开了层层递进的讲解,涵盖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与有机光电探测器等核心器件。此外,授课内容还对比分析了有机与无机光电器件在材料特性、工艺兼容性与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异同与互补性,为学生建立起更为立体和前瞻性的认知体系。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学术表达能力,课程设置了“英文综述论文写作”任务,旨在训练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与批判性思维,提升其在国际学术环境中的沟通能力与研究潜力。学生围绕授课老师设定的“有机光电器件制备与性能评估”领域十余个主题,自由选题后查阅英文文献,撰写英文综述论文,系统梳理相关主题的研究背景、材料设计、器件结构及性能优化策略。该训练帮助学生们深入分析了解典型有机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研究前沿,也为其后续的科研训练和论文写作提供了初步的实践积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系统了解了有机电子学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逐步建立起对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整体认识,为学生们今后在柔性电子、智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方向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字:陈剑峰 审核: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