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E要闻


    IFE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IFE要闻 > 正文

    日前,学校召开了柔性电子大科学装置培育论证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维,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富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柔性电子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学术骨干参加会议。会议由校科研院高新技术与平台处处长王少华主持。

    会议伊始,科研院围绕大科学装置的整体情况、申报政策、流程及学校布局进行了专题汇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随后,柔性电子研究院副院长王学文就柔性电子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构想与推进计划作了详尽汇报。

    在交流研讨环节,校发展规划处、计划财务部、国有资产与实验设备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结合学校实际,就规划布局、资源配置、学科协同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柔性电子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也从技术路径、学科交叉、人才团队等角度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方案进一步完善。

    张开富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大科学装置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抓手,对于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对接,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始终站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度进行系统论证,全力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确保柔性电子大科学装置培育与申报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黄维院士指出,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科技战略布局的关键支撑,其建设要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科学规划、精准实施。柔性电子大科学装置建设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的战略方向,充分体现作为底层技术的柔性电子在科学技术前沿中的交叉融合与战略引领作用。建设中应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品牌导向”,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他强调,大科学装置建设具有“承载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助力国家发展”六大核心价值;并发挥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水平、国际合作层次、一流学科建设、催生中国学派、服务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八大关键作用。他表示,当前是柔性电子发展的黄金窗口期,需强化顶层设计,汇聚多方资源,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力争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中取得突破,推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学校柔性电子大科学装置培育工作迈入关键阶段。会议凝聚了广泛共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方向与实施路径,为后续高质量推进申报论证、资源配置及协同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推动柔性电子大科学装置早日进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序列。

    (文字:洪丹 荣子强 图片:荣子强 审核:王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