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刘遵峰教授受柔性电子研究院邀请作客我校翱翔灵犀学术殿堂,为我校师生做题为《纤维捻曲的力量-人造蛛丝、人工肌肉、扭转制冷》的学术报告。来自柔性电子研究院及其他学院的近百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柔性电子研究院李鹏副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在本次学术报告中,主讲人围绕高性能纤维材料、仿生结构以及新型制备方法等前沿方向进行了系统而生动的讲解。报告从天然蜘蛛丝卓越的力学性能出发,深入分析了其高强度、高韧性与多级结构之间的关联,引导听众理解生物体系中扭转取向与纤维性能提升之间的内在机制。随后,主讲人展示了团队在仿生纤维制备方面取得的多项进展,包括多尺度结构设计、分子取向调控、纳米纤维构筑等方法,以及这些仿生纤维在力学、热学和电学方面展现出的独特优势。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和对比分析,系统呈现了仿生螺旋结构、周期性几何构型等自然界启发式设计在材料功能提升中的显著作用。在报告的中后部分,主讲人进一步拓展到纤维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前景,如制冷材料、节能技术等方向,深入探讨了相关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同时,他还回顾了团队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与代表性论文,展示了系统性的研究布局与持续创新的科研思路。整场报告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既有前沿进展,也有深度思考。在场师生在轻松而富有启发性的讲解中拓宽了学术视野,对材料科学中仿生设计与结构调控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随后的提问与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围绕材料分子间作用力、加捻结构材料的独特性能及其潜在应用等问题与主讲人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踊跃提问,现场氛围活跃而融洽。刘遵峰教授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结合自身研究经验进行了更深入的延伸与思考,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本次报告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刘遵峰,南开大学杰出教授、二级教授,国家杰青,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高分子材料专家。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天津市青年千人、天津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交叉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特种医学材料与器械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常州市科技智库专家。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凝胶纤维材料、仿生智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强韧纤维材料、智能纤维材料、高强韧人造蜘蛛丝、人工肌肉、柔性电子、柔性制冷等。在 Science (2),NatureSustainability, Nat. Commun.,Adv.Mater.等国际学术SCl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多篇关于柔性健康监测的文章被选为封面文章,受邀撰写多篇综述,授权中国专利10余项,在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100余次。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
(文字:赵大伟 图片:赵大伟、李鹏 审核: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