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E要闻


    IFE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IFE要闻 > 正文

    就像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样,交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事业中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奋力实践。为丰富与完善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建设方案,加速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312日,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建设方案评议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此次评议会是继112日举行的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论证会之后的第二次针对具体学科建设计划的讨论。此次评议会的专家组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张锦教授、南京大学蒋锡群教授、东南大学顾宁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李贺军教授以及李勇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侯俊、副主任翟薇以及柔性电子研究院的部分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翟薇副主任主持。

           侯俊主任首先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他表示柔性电子学是西北工业大学继2018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后计划设立的第二个交叉学科。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的带头人是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2017年黄维院士入职西北工业大学后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短时间内汇集了一流的师资队伍,师资梯队初具雏形,打造了完整的教学科研平台,收获到丰硕的科研成果,柔性电子学是学校推进交叉学科设置、进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的一次有益尝试,对此,学科办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最后希望专家组对现有建设方案、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与建议。

    柔性电子研究院李林教授作建设方案汇报。他从学科内涵、发展现状、研究方向、理论基础等方面介绍了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况;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社会服务需求出发,进行设置该学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以及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从有机光电子学方向、生物光电子学方向、印刷电子学方向柔性电子材料方向和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方向五大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及经费支持等方面做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的建设规划。

    专家评议环节由专家组组长张锦教授主持。邓子辰教授提出四点建议,其一,拓宽柔性电子学的交叉面,深度融入力学及机械类学科;其二,凸显柔性电子特色,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国防军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提升研究院综合实力;其三,研究院要与学校建立一种互融互助互惠惠利的关系,尽快适应并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四,课程设置方面,培养方式要具备前沿性、综合性,课程安排的考虑要细致、精准。蒋锡群教授肯定了目前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趋势,研究方向上,体现了光子与电子的结合,但未看到量子与电子的结合,他认为量子材料是今后物理学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具有前沿性、综合性的柔性电子学理应纳入量子相关内容;建设方案上,柔性电子学是一门结合了理科与工科的交叉学科,但是对于工科内容的体现稍显薄弱;课程体系上,继续发展与完善人才培养队伍,形成扎实稳健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链条;研究院建设上,应加强对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与投入。顾宁教授瞄准现有建设方案的应用特色,强调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应该着眼于柔性电子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中的,并且体现在课程设置及具体的内容中,深入思考新什么?怎样新?其次要考虑柔性电子柔软、质轻、透明、曲面这四大特点的具体内涵,一定要找到交叉部分的核心要素,形成特色,最大发挥交叉学科这一把双刃剑的优势层面,为院所用,为校所用,为国所用。最后提出将学生的就业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内,重视研究生的思维训练,同时显示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李贺军教授认为现有的论证方案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现在,还要着眼于未来;具体的课程设置种类过少,也没有形成完整坚实的体系,人才的交叉性特色优势体现不够鲜明,既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又要认真琢磨理论创新,如此才能立标杆,定标准,起到头雁作用。李勇教授基于优质师资认为应提高课程设置的标准,体现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人才培养要严谨、科学,体现国际化,最后他对建设方案的格式问题提出了规范建议。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这是张锦教授对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未来发展的考虑。人才引育方面,鼓励发扬匠人精神,让士发光发热;招生方面,重点关注设立交叉学科的目的,转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交叉并非简单机械地学科相加,交叉学科要结合各科优势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有系统完备的教材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指导实践。此外他提出若能建立一个机制来解决交叉学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必将作为优质案例推广至姊妹院校,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

    邓子辰 教授

    蒋锡群 教授

    顾宁 教授

    李贺军教授(中)

    李勇 教授

    张锦 教授

    柔性电子学是一类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形式,以柔性光电材料、半导体性质、器件物理机制、器件工艺和集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难点为研究对象,面向新一代信息显示、存储计算、数据加密、生物传感、健康医疗和可再生能源等应用领域。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的设立将进一步推进实现科技普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