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国电子学会在北京举行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颁奖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领衔的“柔性电极的高效制备、功能调控及其储能器件”项目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为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赖文勇、马延文以及扬州大学庞欢、南京邮电大学程涛。本届科学技术奖共授予特等奖项目2项;一等奖授奖项目15项,其中:自然科学3项,技术发明5项,科技进步7项;以及二等奖项目36项、三等奖项目33项。
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电子学会自2003年设立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产业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绩或者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在行业领域内享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奖项目中的优秀项目均可经由中国电子学会推荐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截止2019年,提名获奖率41.4%。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及其团队,从柔性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功能调控及其器件应用角度入手,研制出新型可挠曲柔性电极,建立了印刷制备柔性电极新工艺,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柔性储能器件,实现了低成本柔性储能。解决了若干制约柔性电子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推动了柔性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据悉,储能器件是电子产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受制于现有电极材料及制备工艺的局限和不足。目前,柔性储能器件电化学性能低且难以实现低成本大面积生产,无法满足柔性电子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适应柔性电子的发展,开发高性能柔性储能器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柔性电子的诞生为经典电子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触发了新形态电子设备的产生,也将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可折叠、可卷曲、柔性显示器将改变现有图片和影视的呈现形式,使得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更加新颖和轻便。
作为全球十大前沿技术之一,柔性电子技术能赋予电子器件独特的柔性与延展性,是未来电子科技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人类智能时代的基础科技之一。柔性电子是在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产生的颠覆性科学技术,能够突破经典硅基电子学的本征局限,可为后摩尔时代器件设计集成、能源革命、医疗技术变革等更新换代等提供创新引领,是我国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