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E要闻


    IFE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IFE要闻 > 正文

    西工大新闻网9月3日电(刘亚妮 李通)9月3号,以“智能时代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流会(简称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维,通过视频做题为“柔性电子+未来产业”的主旨演讲。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全球首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会,是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展示窗口、交流平台、合作桥梁。

    2021中国智能产业论坛”由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和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科技相关机构组织、高端科研院所、世界500强和“独角兽”企业及人工智能创新型行业领军人物出席本次论坛,并通过视频及现场演讲等形式共同探讨科技创新、新基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在疫情中起到的作用及科技力量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智能+”时代下行业发展热点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等。

    黄维院士表示,开展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我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路径。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八大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由于它们的英文首写字母组合起来的“FAMISHED”有“极度饥饿”之意,我们称其为“饥饿科技”,寓意新时代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的渴盼。我们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根部技术,不断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谋求生产力质的飞跃。

    黄维院士认为,面向这些最有可能孕育颠覆性技术的领域,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在科学机理上“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建议着力发展科学研究基础工具的数学科学、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科学、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以物质科学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与自然科学互补共进的艺术科学。它们的英文首写字母组合起来的“MILPA”为“农田”之意,寓意“夯实发展基础”。

    黄维院士最后指出,我国在柔性电子领域的一些关键方向已取得重大原始性创新,站在了产业化的前端。他强调,硅基材料和电子过程结合基础上形成的微纳电子时代的黄金阶段已经接近尾声,未来属于碳基材料和光电过程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柔性电子产业,而这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绝佳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MILPA学科,尽力打破内外部界限,全力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碳谷”引领科学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双碳计划”“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当下,智能时代向我们加速走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成果、新技术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在2020年正式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培训中心”(NFTC),通过举办多场培训、研讨会、论坛等形式,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们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提供了积极的服务保障。

    (审核:王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