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其高效率、低排放及燃料灵活性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系统的核心,但其阴极材料La0.6Sr0.4Co0.4Fe0.6O3-δ(LSCF)在高温运行中易发生Sr元素表面偏析,形成绝缘SrOx层,阻碍氧还原反应(ORR)并加速性能衰减,成为制约电堆寿命的关键瓶颈。
2. 工作亮点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团队李致朋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基于热-动力学协同调控抑制Sr偏析,大幅提升LSCF阴极活性与稳定性的研究工作,第一作者为柔性电子研究院冯鹏。通过梯度升温与低温预烧结工艺,诱导晶格产生压缩应力,显著抑制氧空位生成,削弱Sr迁移驱动力;同时获得粒径更小、孔隙率更高的微观结构,使热膨胀系数降至13.3×10⁻⁶ K-1,极大降低了与YSZ电解质的热失配。

图1 热-动力学策略抑制LSCF中的Sr偏析

图2 热-动力学策略降低LSCF的TEC,提升孔隙率
系统表征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共同揭示,氧空位浓度与Sr偏析能呈负相关,表面氧空位越多,Sr越易迁移;S-R LSCF通过降低体相与表面空位密度,将Sr扩散势垒从2.59 eV提高至2.83 eV,实现Sr偏析量下降。电化学测试表明,800 °C下S-R LSCF阴极的峰值功率密度达0.91 W·cm-2,较传统溶胶-凝胶样品提升约40 %;在700 °C、1 A·cm-2条件下运行300 h,电压衰减率仅0.9 %/100 h,稳定性提高6倍以上。

图3 通过降低体相与表面空位密度提高Sr偏析能垒

图4 优化固相反应法提升功率密度及运行稳定性
该工作在不引入掺杂或涂层的前提下,仅通过优化固相反应路径即同步实现高活性、高稳定性与低热膨胀,为LSCF阴极的规模化制备与长寿命SOFC电堆开发提供了可行且易放大的材料解决方案。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Peng Feng, Qirui Huang, Nannan Han, Kuan Yang, Wei Yan, Xiuan Xi*, Jiujun Zhang*, Zhi-Peng Li*.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Sr Segregation to Substantially Enhance Performance of La0.6Sr0.4Co0.4Fe0.6O3-δ Cathodes for SOFCs via Thermodynamic-Kinetic Engineer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 2025, e18931.
(文字:冯鹏 图片:冯鹏 审核:王学文)